车企加速新能源车布局
隨著選舉逼近,他們只關心自己會不會失去權力,並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異己……身為詩人、作家的我,在批評奧蒂嘉後,也因叛國罪遭到審判、流亡國外。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張鐵志 燃燒的年代 Write Like a Rock 2004年初夏,張鐵志出版了第一本書《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那時他還住在紐約,「我走過了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巴布狄倫(Bob Dylan)、地下絲絨(Velvet Underground)徘徊過的格林威治村,行過了許多搖滾人棲息過的Chelsea Hotel、約翰・藍儂(John Lennon)被槍殺的達科塔(Dakota)公寓門前,以及不遠處紀念他的『草莓園』(Strawberry Fields),並且和許多樂迷一起守望著龐克運動的傳奇酒吧CBGB的最後一夜。」張鐵志形容自己上了大學之後,「整個世界被打開了」,本就喜歡搖滾樂的他開始接觸地下搖滾,像海綿一樣吸收電影、文學知識,積極參與各種社會運動,還一度掙扎猶豫著要當個文藝青年、還是抗議青年。
」張鐵志想讓更多人加入關心、討論文化這件事。用文化書寫時代精神 張鐵志在香港工作、生活了兩年半,然後一個轉身,在2015年決定回台北。例如創刊號推出三種封面: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和AKAME主廚彭天恩,從三個方向用數十個故事深層解構「Why Taiwan Matters?」這個主題。《VERSE》的原意是韻文,詩或歌的段落,是張鐵志從電影《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得來的靈感,而每一期《VERSE》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價值不斷叩問,就像在編織「台灣的詩歌」。」 媒體式微的年代,張鐵志依舊奮不顧身,堅持在時代現場用書寫留下見證,挑戰媒體影響力的極限。
「做台灣還不存在的事通常很冒險,但也很具有挑戰性。總是早於他人一步鑽進人跡罕至的小徑,做沒人做的事,張鐵志的人生是由好奇、顛覆,與任何看似創新的東西組成。於是記憶的空隙出現:導演永遠記得四十年前的雲之凡,卻將江太太等人這些年來的相伴邊緣化、也把當代的年輕人(如護士)形塑成一低智而不可能了解自己的角色。
每一個角色都有著盲點,也都因這個外部盲點使得自我被局限於心靈中而顯得壓抑。如《暗戀》中江濱柳不知雲之凡下落而痛苦、江太太無法體會江濱柳的內在空間而被遺落,或是《桃花源》中兩次逃跑、不信任卻又始終掛念春花的老陶。然而,本作卻遠遠不只是一部充滿笑料的喜劇,在當代(1986)的時空脈絡下,卻顯得如此真摯,堪稱點中整個社會的焦躁所在。演員們嘗試告訴導演,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江濱柳與雲之凡,而雲之凡也永遠不可能重新出現在舞台上。
晉代的《桃花源》被改編為一喜劇,而另一邊的《暗戀》則為一具現實意義的回憶式劇作,主要描繪國共內戰時代與現代的交織。然而,透過《桃花源》的另一種「無謂地對過往狀態的追尋而未果」,《暗戀》導演心中遺落的那些相思和尋覓的遺憾被完整的補齊了。
「我怎麼會忘記?」導演這樣子回覆。一切價值觀流離失所而亟待定位,甚至「時代」本身的時序意義都正在錯位,人們應當要去重新追尋哪一種意識?而離散的人們,又應當如何重新尋得自己的歸宿? 賴聲川說:「那個感動其實一直都存在我心裡,它代表一種更大的錯過,屬於整個時代的一種錯過。這是一個衝撞體制的時代,甚至將自我認同也撞得偏離。「事與願違」的意象始終充斥著整部作品的結構,在《桃花源》滑稽的劇情與演員動作之下,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懦弱的老陶(老逃)面前,重複的意象不停出現。
而到《桃花源》排練完成,劇情終結而布景被繪畫完成後,《暗戀》導演的記憶亦同時被填補完成,將該戲的悲劇結局勾出、不單使得江濱柳沉入了現實已不可能被改變之憾,也使導演重新回歸了四十年來記憶一擁而上的震撼中。在劇場空間的布置上,《桃花源》布景刻意地留下了一片白、並覆蓋在《暗戀》的布景之上,我相信這暗示了《暗戀》劇情上刻意的不完滿、被用另一層尚未完滿但更為富足的意象進行覆蓋。《暗戀》導演身為該戲的推手,理應不會注意到自己的戲單薄到只用了一段(上演了兩次的)回憶與一段現實兩個場子來嘗試形塑整個追憶的情節,更何況這些事情正是「他的戲」、「他的人生」——他千方百計地想讓江濱柳與雲之凡成為他心目中的理想狀態,卻完全遺落了數十年的相思。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的「觀者」身份並不僅僅限於所謂的「現場觀眾」,「內心空間」的建置也不只針對戲中戲角色的內心。
《暗戀》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線,一旦沒有《桃花源》襯托,它便成為了有數十年空洞的缺陷劇本,中段的情緒與對「追尋」一事的渴望皆沒有被完整地描述出來。我認為,這象徵了一種「失語」:我們可以把它聯想成是外省人對居台歲月的刻意遺忘、台灣人對整個中國/台灣歷史意識形態的衝撞與選擇性忽視,或純粹把它解釋成是一種對「徹底地追憶往事的痛」也行,它是一個作用龐大的強制性失憶,目的即為突顯出伊人的美好與現實的遺憾。
從後見之明來看,文化爆炸的八零年代,戒嚴已經走向尾聲,台灣本土化運動搭配著對「中國」概念的疑惑相輔相成。永遠不可能被掩蓋的久遠魔術時刻反倒壓迫了四十年生存意義的存在感。
在《桃花源》演出時,在另一個角落,有一個人幾乎一直都在看戲,在最後也容許了《桃花源》的繼續排練,這個人就是《暗戀》的導演。所有人都彷彿被困在內心的空間中,無法破出也無法求援,只能夠在這裡「追尋記憶」。但即使我們勇於面對,最終仍然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失望,拍去身上舊時之記憶碎屑,重新擁抱一個缺陷而不復往事美好的世界。而這層脫出的夢境,恰巧呼應到《暗戀》的病床上,江濱柳對雲之凡的神往、以及與肉身脫離地前去尋愛的場面:無論是《暗戀》的第一幕或第二幕,皆呈現出江濱柳正回到上海的夢境,回到屬於他永生難忘的時代…… 有一群人正在台下觀看這兩層「夢境的自我欺騙」。兩部戲輪番上演地共同構築出一群無法被滿足的演員群像這是首次美國高級官員與緬甸反軍政府統治的平行政府對話。
他指出,此任命是朝著執行4月24日東盟領導人會議通過的五點共識邁出的重要一步。」 公報表示,「我們歡迎東協輪值主席國任命汶萊第二外交部長艾瑞萬(Erywan Yusof),作為東協主席的緬甸事務特使。
聯合國(UN)及世界各國包括美國、中國都希望東協十國,率先透過外交手段,恢復緬甸穩定。我們還聽取了關於釋放包括外國人在內的政治犯的呼籲。
他將開始在緬甸工作,包括在充分接觸有關各方的情況,協助建立信任和信心,並在(下屆)東協外長會議之前提供關於執行『五點共識』的明確時間表。他也承諾,將在該年年底實施大選,並已經準備好與東協指派的特使合作。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以下簡稱東協)4日宣佈,由東協輪值國汶萊的第二外交部長艾瑞萬(Erywan Yusof)擔任東協緬甸特使,依照東協4月商討出對緬甸情勢的「五點共識」,特使需負責促進緬甸各方和平對話進程。」 軍政府與東協達成五點共識,緬甸能否走出烽火連三月的夢魘? 公報表示,「『五點共識』內容包括,緬甸各方應停止暴力並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各方應開始進行建設性對話、東協將任命緬甸事務特使以促進對話進程的調解、東協對緬甸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以及東協特使和代表團應訪問緬甸。華府針對軍方與利益相關的企業執行制裁,並與軍政府幾乎沒有對話。非政府組織東協國會議員支持人權組織(ASEAN Parliamentarians for Human Rights)泰國成員卡席特(Kasit Piromya)指出,艾瑞萬必須確保「他不會成為軍政府遊戲中操弄的棋子」,避免讓軍方利用東協在國際間取得合法性,維持其高壓統治。
」「此外,他們也討論如何應對緬甸COVID-19疫情不斷升溫,以及如何向緬甸人民提供重要的人道主義援助。兩個熟知會議協商過程的消息人士指出,東協成員希望給予人道工作者更多自由,使他們到最有需要的地區提供物資,緬甸軍方代表拒絕此要求。
4日,東協發佈第54屆東南亞國家協會外交部長會議(AMM)聯合公報,「我們討論緬甸最近的事態發展,並對該國的局勢包括有關死亡和暴力的報導,表示關切。2日外長會議開始,經歷協商才確認特使任命。
美國副國務卿4日也與緬甸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或譯為全國團結政府)代表通話,這是首次美國高級官員與緬甸反對軍方統治的平行政府對話。」 不若其他鄰國,緬甸至今尚未在拜登政府推動的疫苗外交下,收到美國的疫苗。
2月1日緬甸軍方以選舉舞弊為由發動政變,推翻民選全國民主聯盟(NLD)政府。我們樂見緬甸加入2021年4月24日東協領袖會議擬出的『五點共識』,並且也接受及時和全面執行『五點共識』。I spoke with @zinmaraung1976 today to discuss efforts by the NUG and others to return Burma to the path of democracy and to combat the pandemic. We salute the courage and conviction of the people of Burma as they seek to build an inclusive, democratic future. pic.twitter.com/nL1aicK86X — Wendy R. Sherman (@DeputySecState) August 4, 2021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在聲明中說,「他們討論了目前幫助緬甸(Burma)重返民主之路所做的嘗試,包括美國繼續支持(緬甸)民主運動。軍方領袖敏昂萊(Min Aung Hlaing)1日宣佈擔任看守政府總理,並將緊急狀態延長至2023年8月。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4日與反軍政府人士組成的影子政府緬甸民族團結政府代表、代理外交部長辛瑪昂(Zin Mar Aung)通話。《美聯社》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透過發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Stephane Dujarric)指出,歡迎東協任命汶萊第二外交部長艾瑞萬為東協主席緬甸特使。
布林肯也對艾瑞萬的任命表達歡迎。特使任命即是當中最重要的任務,不過也因各國分歧而延遲數個月才出爐。
緬甸有許多反對派人物,包括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港譯「昂山素姬」)都還被監禁在獄。」 美方與全國團結政府接觸 《路透社》報導,印尼外交部長勒特諾(Retno Marsudi)表示,東協特使並需儘快開始工作,並應該對緬甸「各方勢力都有完整的溝通」。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环境违法将受到空前严厉打击